热门标签:
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无诗词不重阳!史上最全重阳节经典诗词,你最喜欢哪一首?

重阳节经典诗词选评

九日闲居并序(魏晋·陶潜)

序: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。

世短意恒多,斯人乐久生。

日月依辰至,举俗爱其名。

露凄暄风息,气澈天象明。

往燕无遗影,来雁有馀声。

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颓龄。

如何蓬庐士,空视时运倾!

尘爵耻虚罍,寒华徒自荣。

敛襟独闲谣,缅焉起深情。

栖迟固多娱,淹留岂无成?

点评:

《九日闲居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。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无酒的境况,抒发了诗人惆怅感伤之情。

开头写出了自然给人间带来的温馨,接着写了重阳节的美好气候和物候;下面点出酒与菊,有菊而无酒,依然是以诗赋深情。全诗融写景、抒情、说理为一体,语言遒劲新巧,词简意丰,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。

己酉岁九月九日(魏晋·陶潜)

靡靡秋已夕,凄凄风露交。

蔓草不复荣,园木空自凋。

清气澄馀滓,杳然天界高。

哀蝉无留响,丛雁鸣云霄。

万化相寻绎,人生岂不劳?

从古皆有没,念之中心焦。

何以称我情?浊酒且自陶。

千载非所知,聊以永今朝。

点评:

这首诗是公元409年(义熙五年)重阳节作,通过前八句的对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暮秋的景物描写,来抒发作者感时悲逝之情。

本诗章法平简,前八句写景,后八句抒情。然而由于诗人的高超朴真,前后之间丝毫没有隔离之感,而是浑然一体,一样的自然洒脱。

蜀中九日(唐·王勃)

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

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
点评:

这首诗前二句以“望乡台”、“送客杯”作对仗,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;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,从北雁南飞着想,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。

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,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,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。

九日(唐·李白)

今日云景好,水绿秋山明。

携壶酌流霞,搴菊泛寒荣。

地远松石古,风扬弦管清。

窥觞照欢颜,独笑还自倾。

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

点评:

此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。一二句写秋高气爽,三四句写饮菊花酒,五六句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,末四句写诗人的饮酒雅兴,流露出寂寞之感。

诗中反映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,也表现了诗人虽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,却怡情自然的旷达襟怀。

九月十日即事(唐·李白)

昨日登高罢,今朝更举觞。

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。

点评:

作者以醉浇愁,朦胧中,他痛苦地发问:菊花为什么要遭到“两重阳”的重创?菊花作为生命的个体,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。实际上,诗人是借叹菊花,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、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,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。

此诗语虽平淡,内涵却十分深沉。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,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。

九日龙山饮(唐·李白)

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。
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
点评:

首句点明时间地点,既写诗人的宴饮,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,借用典故不仅自然吻合,且合情合理,亦即顺理成章。次句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,以“逐臣”自比的李白,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,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。

末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:前一句用典,重在“醉”字,后一句写实,重在“舞”字,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,以“月留人”收尾,显得生动别致,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,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脱俗忘尘而不愿割舍离去,表达出诗人饮菊花酒抒发失意愤懑以及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。

九日蓝田崔氏庄(唐·杜甫)

老去悲秋强自宽,兴来今日尽君欢。

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正冠。

蓝水远从千涧落,玉山高并两峰寒。

明年此会知谁健,醉把茱萸子细看。

点评:

此诗首联写强自宽解;颔联用典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;颈联描绘山水景物,在豪壮之中透着几分悲凉之气;尾联写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。

全诗跌宕腾挪,酣畅淋漓,诗人满腹忧情,却以壮语写出,诗句显得慷慨旷放,凄楚悲凉。

九日五首 其一(唐·杜甫)

重阳独酌杯中酒,抱病起登江上台。

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

殊方日落玄猿哭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

弟妹萧条各何往,干戈衰谢两相催。

点评:

当时杜甫正卧病夔州,他的登台是很勉强的。这时的政局依然动荡不安,吐蕃不断入寇,兵乱此起彼伏。诗人在客中,重阳到来,兴致勃发,抱病登台,独酌杯酒,欣赏九秋佳色,思念飘零各地的兄弟姐妹,想起昔日团聚之景,心中愈加感伤。

全诗基调伤感,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登高(唐·杜甫)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衮衮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点评:

《登高》是杜甫于大历二年(767)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。前四句写景,述登高见闻,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,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。首联为局部近景,颔联为整体远景。后四句抒情,写登高所感,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,抒发了穷困潦倒、年老多病、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。颈联自伤身世,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、象征、暗示之意揭出;尾联再作申述,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。

此诗语言精练,通篇对偶,一二句尚有句中对,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。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(唐·王维)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点评:

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。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。

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,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,因而时时怀乡思人,遇到佳节良辰,思念倍加。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,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,也在怀念自己。

诗意反复跳跃,含蓄深沉,既朴素自然,又曲折有致。

秋登兰山寄张五(唐·孟浩然)
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
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
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
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
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
点评:

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,故“心随雁飞灭”。因薄暮时思念之“愁”和清秋之“兴”无法排遣,更因登高而望,只见“归村人”,而不见友人踪影,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。

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,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,其中“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”二句历来脍炙人口。

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(唐·岑参)
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
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
点评:

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。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,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构思精巧,情韵无限,是一首言简意深、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。

重阳席上赋白菊(唐·白居易)

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

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

点评:

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,感到欣喜;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“歌舞席”的老人,和“少年”一起载歌载舞。

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。以花喻人,饶有情趣。

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(唐·崔曙)

汉文皇帝有高台,此日登临曙色开。

三晋云山皆北向,二陵风雨自东来。

关门令尹谁能识,河上仙翁去不回。

且欲近寻彭泽宰,陶然共醉菊花杯。

点评:

此诗写诗人重九登高邀请友人痛饮,写得不落常套,独具特色,在抒写怀念友人的情思中,隐含着知音难遇的喟叹。

首联言登台之事;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,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;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;尾联言志: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,不如饮酒自娱。

全诗融写景、怀古、抒情于一炉,气势雄浑,酣畅淋漓,转承自然,一气呵成。

九日齐安登高(唐·杜牧)
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叹落晖。
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泪沾衣。

点评:

《九日齐安登高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。

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,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,来排遣人生多忧、生死无常的悲哀,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、消极的一面。

菊(唐·郑谷)

王孙莫把比荆蒿,九日枝枝近鬓毛。

露湿秋香满池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

点评:

这是一首咏物诗。

作者咏菊,通篇不着一菊字,但句句均未离开菊,从菊的貌不惊人,写到人们爱菊,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,点出他咏菊的主旨。很明显,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,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。

九日置酒(宋·宋祁)

秋晚佳辰重物华,高台复帐驻鸣笳。

邀欢任落风前帽,促饮争吹酒上花。

溪态澄明初毕雨,日痕清澹不成霞。

白头太守真愚甚,满插茱萸望辟邪。

点评:

《九日置酒》是北宋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前半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当前重阳的良辰美景,设帐宴客、音乐大作的盛况,以及宴席上宾主相得,竞享欢乐的热闹场景。其间化用孟嘉落帽典故,显示了诗人一派洒落的风致。

五、六句绘出雨后水天空明澄净的情景,也见出诗人的雅赏。末二句写出诗人鬓发虽白,却满怀着对生活的热爱。全诗风格豪健爽朗,俊逸流畅,富有生活情趣。

九日和韩魏公(宋·苏洵)

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

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

佳节久从愁里过,壮心偶傍醉中来。

暮归冲雨寒无睡,自把新诗百遍开。

点评:

《九日和韩魏公》是北宋散文家苏洵为答谢韩琦邀请自己参加宴会的一首诗。

首联为谦恭之辞,登门不才为自谦,华发映罍为颂韩。颔联又延展谦恭之意,意为不堪承受丞相邀人东阁宴饮的盛情,又愧列诸老儒于曲台。颈联言其感谢丞相的惠泽,表明丞相邀饮不但消解了佳节思乡的愁绪,而且激发了自己的“壮心”。

尾联延展“壮心”:暮归后,面对寒雨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睡,干什么呢?“自把新诗百遍开”。说写新诗,暗寓业进之意。

捕蝗至浮云岭,山行疲苶有怀子由 (宋·苏轼)

其一

西来烟障塞空虚,洒遍秋田雨不如。

新法清平那有此,老身穷苦自招渠。

无人可诉乌衔肉,忆弟难凭犬附书。

自笑迂疏皆此类,区区犹欲理蝗馀。

其二

霜风渐欲作重阳,熠熠溪边野菊黄。

久废山行疲荦确,尚能村醉舞淋浪。

独眠林下梦魂好,回首人间忧患长。

杀马毁车从此逝,子来何处问行藏。

点评:

这两首诗是熙宁七年苏轼将离任杭州通判时,因捕蝗至於潜,写给弟弟苏辙,以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。

第一首写捕蝗所感,第二首着重写山行疲惫之感。组诗写的是现实生活给诗人思想感情上的一次巨大冲击,极力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难言之情,同时也是也是亲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。

定风波 重阳括杜牧之诗(宋·苏轼) 

与客携壶上翠微。江涵秋影雁初飞。

尘世难逢开口笑。

年少。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酩酊但酬佳节了。云峤。

登临不用怨斜晖。古往今来谁不老。

多少。牛山何必更沾衣。

点评:

于宋神宗元丰四年(1081年)九月。上片描叙登高赏菊,饮酒言欢的情景。下片写以酒助兴,饮酒抒情。

全词以景入情,即景生情,显示了苏轼对世事、人生短暂的恬淡达观的胸襟。

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(宋·陈师道)

平林广野骑台荒,山寺鸣钟报夕阳。

人事自生今日意,寒花只作去年香。

巾攲更觉霜侵鬓,语妙何妨石作肠。

落木无边江不尽,此身此日更须忙。

点评:

《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》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律。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,钟声中夕阳的西沉,是感喟的触媒。第三、四两联说老境将至,好景不常,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,多作好诗,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。

此诗清淡高致、内涵深蕴,是作者诗学杜甫的瘦劲浑厚之作。

九日寄秦觏(宋·陈师道)

疾风回雨水明霞,沙步丛祠欲莫鸦。

九日清樽欺白发,十年为客负黄花。

登高怀远心如在,向老逢辰意有加。

淮海少年天下士,独能无地落乌纱。

点评:

《九日寄秦觏》是北宋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。首联从眼前实景下笔,描绘诗人舟行一天,泊船投宿时的景色,写其旅况之萧条。颔联即景生感,叹十年重阳不胜杯酌,更无赏菊之事。颈联写对秦觏的怀念之情。尾联是祝愿与鼓励之辞,希望秦觏能意气风发。

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将吟诗、饮酒、赏花、登高揉合在诗中,既有实景,又有虚构。通过精炼的笔触,巧妙剪裁安排。全诗风格沉郁含蓄,意蕴深长。

谢新恩(唐·李煜)

冉冉秋光留不住,满阶红叶暮。

又是过重阳,台榭登临处。

茱萸香堕,紫菊气,飘庭户,晚烟笼细雨。

雍雍新雁咽寒声,愁恨年年长相似。

点评:

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。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。

词的开头二句先写“秋光留不住”,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。

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,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,也十分自然地引出“愁恨年年长相似”的哀叹和感慨。

鹧鸪天 其十七(宋·晏几道) 

九日悲秋不到心,凤城歌管有新音。

风凋碧柳愁眉淡,露染黄花笑靥深。

初见雁,已闻砧,绮罗丛里胜登临。

须教月户纤纤玉,细捧霞觞滟滟金。

点评:

晏这首词是很特别的,他把悲秋、登高、怀人等等传统的题材和写法统统抛却,一反常情,说柳叶落实愁眉淡了,黄花开是笑靥深了,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华享乐气氛,简直把重阳写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。

阮郎归 其四(宋·晏几道)

天边金掌露成霜。云随雁字长。

绿杯红袖称重阳。人情似故乡。

兰佩紫,菊簪黄。殷勤理旧狂。

欲将沈醉换悲凉。清歌莫断肠。

点评:

《阮郎归·天边》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。这首词写于汴京,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。词中感喟身世,抒发了作者客居思乡的悲凉心情。虽写抑郁之情,但并无绝望之意。

唐圭璋曰:此首起两句,言霜寒云薄,是深秋冷落景象,令人生悲。“绿杯”两句,言所以欲暂图沉醉,藉解悲凉者,一则因重阳佳节,一则因人情隆重。换头三句,言重阳行乐之实。“欲将”二字与“莫”字呼应,既将全词收束,更觉余韵悠然。

醉花阴(宋·李清照) 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点评:

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。

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,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,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,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。上片咏节令,写别愁;下片写赏菊情景。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,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,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。

尤其是结尾三句,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,以瘦暗示相思之深,含蓄深沉,言有尽而意无穷,历来广为传诵。

行香子(宋·李清照) 

天与秋光,转转情伤,探金英知近重阳。

薄衣初试,绿蚁新尝。

渐一番风,一番雨,一番凉。

黄昏院落,凄凄惶惶,酒醒时往事愁肠。

那堪永夜,明月空床。

闻砧声捣,蛩声细,漏声长。

点评:

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,通过重阳时节,秋风、秋雨、秋凉,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。下半部分,由大及小,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,夕阳、长夜、明月等事物和砧声、蟋蟀声、漏声等声音,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。

前后结句均用排比,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,增强了词的节奏感,音律美。

水调歌头 ·隐括杜牧之齐山诗

(宋·朱熹)

江水浸云影,鸿雁欲南飞。

携壶结客,何处空翠渺烟霏。

尘世难逢一笑,况有紫萸黄菊,堪插满头归。

风景今朝是,身世昔人非。

酬佳节,须酩酊,莫相违。

人生如寄,何事辛苦怨斜晖。

无尽今来古往,多少春花秋月,那更有危机。

与问牛山客,何必独沾衣。

点评:

《水调歌头·隐括杜牧之齐山诗》是宋代诗人朱熹创作的一首词。该词是隐括杜牧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一诗,以此来寄兴托志。上片写景,下片言人生之短。全词意境幽远,格调豪迈,同时又包含着深邃的哲理,堪称佳作 。

杜牧在诗中的旷达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慰,令人压抑。而一经朱熹化用之后,把自然与人生结合,成为了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。词人点石成金,以理性的思辨解读生活和自然,不失为大快人心。

贺新郎 ·九日(宋·刘克庄) 

湛湛长空黑,更那堪、斜风细雨,乱愁如织。

老眼平生空四海,赖有高楼百尺。

看浩荡、千崖秋色。

白发书生神州泪,尽凄凉不向牛山滴。

追往事,去无迹。

少年自负凌云笔,到而今春华落尽,满怀萧瑟。

常恨世人新意少,爱说南朝狂客。

把破帽年年拈出。

若对黄花孤负酒,怕黄花也笑人岑寂。

鸿去北,日西匿。

点评:

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。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,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、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,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,于是借景抒情,写下了这首词。

蝶恋花·九日和吴见山韵

(宋·吴文英)

明月枝头香满路。

几日西风,落尽花如雨。

倒照秦眉天镜古。秋明白鹭双飞处。

自摘霜葱宜荐俎。

可惜重阳,不把黄花与。

帽堕笑凭纤手取。清歌莫送秋声去。

点评:

《蝶恋花·九日和吴见山韵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为酬和友人吴见山而作的词。

“明月”三句叙秋景,“枝头香”指桂花,此言明月照桂树,花香飘满路,“自摘”三句述过节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、新鲜的青葱,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,装盆上供。“清歌莫送秋声去”是词人的衷心希望,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,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“秋声”。

此词上片主要描绘重阳节的景色,下片着重抒写作者对“秋声”的感受。这首词写的意蕴含蓄而又感情饱满。

霜花腴 重阳前一日泛石湖

(宋·吴文英)

翠微路窄,醉晚风、凭谁为整敧冠。

霜饱花腴,烛消人瘦,秋光作也都难。

病怀强宽。恨雁声、偏落歌前。

记年时、旧宿凄凉,暮烟秋雨野桥寒。

妆靥鬓英争艳,度清商一曲,暗坠金蝉。

芳节多阴,兰情稀会,晴晖称拂吟笺。

更移画船。引佩环、邀下婵娟。

算明朝、未了重阳,紫萸应耐看。

点评:

《霜花腴·重阳前一日泛石湖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,是作者的自度曲。

此词写携妓游览石湖之情事。上片叙述作者泛湖前登高之事,下片写作者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。

全词语言明快,无晦涩之感,音韵和谐自然。

扫花游·九日怀归(宋·周密)

江蓠怨碧,早过了霜花,锦空洲渚。

孤蛩自语。正长安乱叶,万家砧杵。

尘染秋衣,谁念西风倦旅。恨无据。

怅望极归舟,天际烟树。

心事曾细数。怕水叶沈红,梦云离去。

情丝恨缕。倩回纹为织,那时愁句。

雁字无多,写得相思几许。

暗凝伫。近重阳、满城风雨。

点评:

《扫花游·九日怀归》是南宋词人周密所写的一首词。该词上片通过描写萧瑟的景色,把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思绪揉和融合一起,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估计之情。

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归思。

全词抒情自然流丽,词境凄美。

风入松(元·张可久) 

哀筝一抹十三弦。飞雁隔秋烟。

携壶莫道登临晚,双双燕、为我留连。

仙客玲珑玉树,佳人窄索金莲。

琅琅新雨洗湖天。小景六桥边。

西风泼眼山如画,有黄花、休恨无钱。

细看茱萸一笑,诗翁健似当年。

点评:

这支小令描写重阳节的西湖景色,表现出观景赏花的兴致和乐观愉快的心情。在作者看来,重阳之日,只要有黄花,即可赏心悦目,实为一大快事,不要叹恨无钱。

曲中毫无叹老嗟卑之辞,洋溢着欢快乐观的气氛。

沁园春(清·纳兰性德) 

序:丁巳重阳前三日,梦亡妇淡装素服,执手哽咽,语多不复能记。但临别有云:“衔恨愿为天上月,年年犹得向郎圆。”妇素未工诗,不知何以得此也,觉后感赋。

瞬息浮生,薄命如斯,低徊怎忘。

记绣榻闲时,并吹戏雨;雕阑曲处,同倚斜阳。

梦好难留,诗残莫续,赢得更深哭一场。

遗容在,只灵飙一转,未许端详。

重寻碧落茫茫。料短发、朝来定有霜。

便人间天上,尘缘未断;春花秋叶,触绪还伤。

欲结绸缪,翻惊摇落,减尽荀衣昨日香。

真无奈,倩声声邻笛,谱出回肠。

点评:

《沁园春·瞬息浮生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之词。词人立足现实,追忆妻子生前,以梦境与实境相比照,以梦中与梦后相映衬,描写了夫妻生前的恩爱,表达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相思和自己内心的无比凄凉。

全词感情真挚,哀婉缠绵,悱恻动人。

采桑子 九日(清·纳兰性德)

深秋绝塞谁相忆,木叶萧萧。

乡路迢迢。六曲屏山和梦遥。

佳时倍惜风光别,不为登高。

只觉魂销。南雁归时更寂寥。

九日感赋 (民国·秋瑾) 

百结愁肠郁不开,此生惆怅异乡来。

思亲堂上茱初插,忆妹窗前句乍裁。

对菊难逢元亮酒,登楼愧乏仲宣才。

良时佳节成辜负,旧日欢场半是苔。

点评:

《九日感赋》是清代诗人秋瑾所创作的七言律诗。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秋瑾远嫁他乡,心情苦闷,在佳节插上茱萸给妹妹写诗,并借用王维、陶渊明、王粲等古人的同类诗赋作品,引出作者的重阳情思。

此诗围绕“九日”直抒胸臆,思绪哀怨,出语平实,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。